疫情影响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2022年,卤味巨头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今年1月,在A股上市的绝味鸭脖、煌上煌已经披露业绩预告,两家公司去年净利润预计都将出现大幅下滑。
2月13日晚,在港股上市的周黑鸭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而2021年,周黑鸭的净利润达到3.42亿元。
周黑鸭业绩显著下滑
(资料图片)
周黑鸭发布的盈利警告显示,预计2022年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0%左右,2021年公司总收入为28.7亿元。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42亿元大幅下滑。
周黑鸭表示,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2022年国内新冠疫情反复,消费客流骤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公司部分门店存在暂时停业情况。其次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端压力增加,以及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作为国内“鸭脖三巨头”之一,周黑鸭的经营情况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1月,有消息称周黑鸭在业绩交流中披露了业绩预测值,预计公司2023年净利润仅为1.5亿-2亿元,预测范围远低于多位分析师发布的预测值。
受该消息影响,1月11日,周黑鸭闪崩跳水,当天跌幅接近30%。
1月12日,周黑鸭就此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业务运营一切正常,高管团队稳定。但周黑鸭也承认,公司业绩面临来自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周黑鸭表示,公司将努力实现2亿元或以上的2023年年度利润。
对于周黑鸭2023年的利润目标,国元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原材料成本压力已逐渐显现,趋势有望延续至2023年,个别大单品如鸭脖、鸭掌价格涨幅预期将达30%以上。
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如主推利润率相对高的产品,以及虾球成本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的预期下,有望部分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预计对冲后2023年公司吨均生产成本将上涨10%以上,对毛利率大概有3%-4%的影响。
研报还认为,尽管去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至今,周黑鸭的经营情况环比改善趋势明显,但与2022年及2021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考虑到消费者或仍担心二次感染和新毒株的出现,并参考国外经验,预计今年上半年仍有较大经营压力,但下半年有望恢复至2021年平均水平。
卤味巨头去年日子不好过
2022年,日子不好过的bu"zhi有周黑鸭一家,业绩下滑是行业普遍现象。
卤味龙头绝味食品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降73.49%至77.57%。扣非净利润2.5亿元-2.9亿元,同比下滑约60%至65%。
绝味食品披露的业绩下滑原因,与周黑鸭基本一致。公司表示,2022年为响应国家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公司部分工厂及门店暂停生产与营业,对公司销售收入及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且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加大了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导致销售费用增加较大。而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对毛利率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虽然净利润下滑明显,但绝味食品收入基本保持了稳定。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至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78%至3.83%。
A股另一家卤味食品企业煌上煌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公司预计盈利3000万元至4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至79%,扣非净利润预计下滑超过90%。
煌上煌披露的信息更为具体,一方面,疫情期间人流量的下降,使得公司门店的单店收入一直未能恢复;疫情持续反复也导致公司关店数量增加。
2022年,煌上煌门店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公司肉制品业营收同比下降了16%。米制品业务则受经销、团购等渠道订单量减少及生产能力不足影响,营收同比下降18%。
从门店数量来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周黑鸭、煌上煌、绝味食品国内门店分别为3160家、4024家(肉制品加工业)、14921家。绝味食品门店数量尚遥遥领先。
纷纷扩建增产
即便2022年市场出现明显波动,但三大卤味巨头并未因此而采取收缩战略,反而在积极扩张。
绝味食品2022年完成增发,募集资金净额约11.61亿元。
绝味食品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投入广东阿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5700吨卤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广西阿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000吨卤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
今年1月,绝味食品发布了对上述两家公司增资11.65亿元的公告。而在绝味之后,煌上煌也于去年年底公布了发行预案,公司计划通过公开发行募集不超过4.5亿元资金。
扣除发行费用,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丰城煌大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屠宰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加工建设项目(一期)、浙江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海南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及冷链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煌上煌给出的理由是,当前卤味食品的竞争格局依旧较为分散,疫情以来,线下门店经营受损,加速了中小品牌出清,行业洗牌和整合速度加快,为头部品牌和龙头企业扩张带来机会。
煌上煌预计未来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市场份额从作坊型向连锁型、非品牌向品牌企业转移,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